膜單元特點
小方形:膜的利用率高。
中間產水:水流距離短、產水效率高、通量大(每平方)、流道短、跨膜壓差低、能耗優勢明顯。
用薄片做支撐:保證了膜片的平整度,又能在曝氣充分的狀態下,大幅度擺動而不易折斷,并且減緩膜污染。
服務熱線
0572-2282178
1、原水通過泵輸送或自流入膜池,通過膜片的攔截作用,污泥被膜片截留,清水在水泵的抽吸作用下透過膜片進行負壓抽吸產水。
2、膜池底部設計回流泵,由于膜片對污泥的攔截作用,隨著系統的運行,污泥濃度越來越高,因此回流比的設定對膜的運行至關重要。
3、曝氣量是維持膜穩定運行的關鍵,任何膜曝氣必須以氣體流量計作為膜曝氣量的依據。
4、本系統水箱設計:小項目為1個,用作藥洗(也可用作產水過渡水箱)。大項目設置2個,一個為化學清洗水箱,一個為原藥箱。在跨膜壓差到達0.025Mpa或連續運行三個月,需要對膜進行在線化學清洗,起到對膜的維護保養作用,使膜能夠持續穩定的運行。
5、清洗設計:化學清洗水箱可置于地面,用泵注藥進行化學清洗;也可置于膜池上,通過高低液位差注藥進行化學清洗。采用高低液位差需注意:(藥箱底部距膜池液位≤1m,若>1m需采取泄壓措施)
考慮到生化對膜的影響,在生化活性污泥沒有培養好的情況下,膜不能產水。生化活性污泥培養情況可以SV30為衡量依據:SV30在30%左右,且上清液清澈,無肉眼可見顆粒狀懸浮物。
對于不是采用活性污泥法的用膜工程,生化可以COD的去除率為衡量依據:COD的去除率要求在80%以上。
多個膜堆的工程布置圖
簡易一體化設備及膜堆布置圖(一)
簡易一體化設備及膜堆布置圖(二)
浸沒式是指MBR用膜以外的領域用膜工藝,一般多用于中水回用工程。
1、原水通過泵輸送或自流入膜池,通過膜片的攔截作用,顆粒懸浮物被膜片截留,清水在水泵的作用下透過膜片負壓抽吸產水。
2、膜池底部設計排污管或V型斗槽,由于膜片對懸浮物的攔截作用,隨著系統的運行,膜池濃度越來越高,故此需及時進行排泥。
3、曝氣量是維持膜穩定運行的關鍵,任何膜曝氣必須以氣體流量計作為膜曝氣量的依據。
4、本系統水箱設計:小項目為1個,用作藥洗(也可用作產水過渡水箱)。大項目設置2個,一個為化學清洗水箱,一個為原藥箱。在跨膜壓差到達0.025Mpa或連續運行三個月,需要對膜進行在線化學清洗,及時恢復通量。
5、清洗設計:化學清洗水箱可置于地面,用泵注藥進行化學清洗;也可置于膜池上,通過高低液位差注藥進行化學清洗。采用高低液位差需注意:(藥箱底部距膜池液位≤1m,若>1m需采取泄壓措施)
V型斗槽膜池排污設計
平底膜池排污管排污設計
排污管
膜池底部設計排污管,排污支管上分兩排交錯打孔,孔朝膜池底部,兩排孔呈100°夾角。
兩種膜池的排污步驟:停止曝氣,沉淀時間根據實際工況而定。達到沉淀效果時(指固體懸浮物90%沉于底部),開啟排污泵,開始排污。沉淀時間和排污時間設置入系統,必須采用自動控制。